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

来源:学习时报 2024-12-09 16:20 字体:【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将其作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担当作为中创造更多业绩。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价值取向,集中凝练在政绩观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能否把握好“为了谁”的问题是改革能否成功的首要关键。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在改革中突出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才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成功。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树立和践行具备全局观念的政绩观。正确政绩观强调立足长远、着眼全局,不追求短期的表面成绩,而是聚焦于实实在在为国家的长远进步和人民的长久幸福去谋划、去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以及党的领导等方面,提出的“七个聚焦”的改革任务缺一不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具备全局观念的政绩观,从整体出发协调推进改革各部分工作,才能确保改革沿着实现最终目标的方向稳步前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随之增加,剩下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像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户籍制度改革、触动既有格局的医疗体制改革等,往往面临着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观念的分歧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复杂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正确的政绩观能支撑领导干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化解矛盾、突破困境,进而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须把握好“五个关系”

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稳”和“进”是事物两种状态的辩证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是领导干部贯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正确政绩观干事创业的基本遵循。领导干部既要争做稳经济、稳大局的“得力干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又要激发“进”的动能,找准“进”的切入口,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进”来确保实现“稳”。

处理好“立”和“破”的关系。“立”和“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就是由立到破再到立的过程。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又破又立、边破边立的过程,只有在思想观念上革故鼎新、体制机制上破旧立新,才能在发展面貌上焕然一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破除“唯GDP论”,把重质量重效益的导向立起来、破除供需结构性失衡,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立起来、破除陈旧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把新发展理念的指挥棒立起来。

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推进事物发展必须善于把握“虚”和“实”的辩证关系。领导干部要坚持虚中求实,坚持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搞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以重实际、求实效的务实之风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伟业。

处理好“标”和“本”的关系。“标”和“本”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方法论。无论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提升政治定力、保持头脑清醒、把握发展大势,练就一双政治慧眼,善于从全局和长远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做到判断上识标知本、谋划上盯标瞄本、评价上观标察本,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处理好“近”和“远”的关系。“近”是指眼前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状态,“远”是指后来通过等待可以观察到的状态。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在实现当前利益时,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在实现长远利益时,不能好高骛远、纸上谈兵。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

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正确政绩观教育培训机制。政绩观问题说到底是思想认识问题,政绩观偏差说到底是思想认识错位。建立健全政绩观教育培训机制是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的重要基础。一是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注重把政绩观教育纳入各类培训的必修课程,创新培训方式,督促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切实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堤坝。二是突出抓好党性教育。深入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计划,注重用好优秀典型,引导领导干部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的精神营养,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政绩。

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正确用人导向,是指引干部成长进步、引领干部干事创业的风向标。一是健全完善精准有效的知事识人体系。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细化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把那些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二是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对存量“家底”、遗留问题、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新官要理旧账”。

健全科学规范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是干事的指挥棒,也是成事的助推器。要用好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机制。一是完善差异化综合绩效考评体系。通过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完善分级分类考核,完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等工作,提高考核科学性、精准度。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治懒治庸等结合起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强化日常监督问责刚性约束。通过管理监督机制,将领导干部政绩观问题控制在源头、发现在苗头、遏制在念头,确保其严格按照正确的政绩观开展工作‌。一是坚持经常性监督。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常态化监督其履职行为,定期收集反映干部政治表现方面的具体情况。二是坚持专项整治。建立健全政绩观偏差问题倒查机制,持续巩固“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和统计造假等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把政绩观问题纳入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并通报曝光一批典型问题,引导干部真出业绩、出真业绩。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