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生态修复:还人类一个和谐的自然--访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秘书长吴斌教授

来源: 2007-07-09 19:47 字体:【
“过去一些地方造林整地的规格很大,保水、保土,提高造林成活率,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际上对原生植被的破坏无法弥补,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问题,对自然界的干扰非常大。人们是出于一种良好的愿望,但事实上与大自然运行规律不符合,结果是事与愿违。从经济、时间、劳动力方面看也得不偿失!”日前,在陕西吴起县召开的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秘书长吴斌教授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他强调说,人们需要反思如何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如何巧于利用自然实现我们的目标,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试图按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

     前一阵子又有是否要尊重自然的争论,有一种看法是:“尊重自然,就显得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了!”对此,吴斌说,不尊重自然,自然将会惩罚你。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人定胜天”,把人对自然的作用无限扩大、与自然作对,现在回过头来看,人不能盲目地去改变自然,如果与自然规律相违背,得到的不是生态、生产条件的改善,而是破坏。在全国,尤其是江河湖海,已经产生了非常糟糕的后果,“以粮为纲”、“围湖造田”、对河流“截弯取直”,导致生态恶化,带来的生态问题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

     作为综合性工作的水土保持,生物治理是一项重要措施。生物治理,也就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吴斌认为现在强调这一点有着特殊的意义。生态修复的封山育林育草,一直作为恢复植被的主要方式,用于改善已被破坏的生态条件,往往事半功倍。草场的恢复,全国很多地方采取轮牧、休牧、围栏,都是很好的方式。

     吴斌认为,在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人们的生产方式特别是农牧业生产方式,如果继续以利用自然草场(山)散养放牧,山场植被恢复将无从谈起。而且,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利益驱动,植被破坏已经继续加剧。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资料来源及其结构,特别是农村能源构成中,如果继续以秸秆、柴草为主,继续搂柴铲草,不着力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生态仍旧难以恢复过来。

     吴斌表示,林业、牧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不能用同一标准、规范要求,必须按自然规律来生产。遵循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生态环境能够休养生息、良性恢复,提高自然的生产力,正是水土保持工作追求的目标。

     吴斌说,水利部门所说的生态修复,与林业部门所称的退耕还林还草,实际上是一回事。很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的调整,如果不解决农业生产方式,生态恢复没有出路。不给羊以出路,山绿不起来;不给农民经济上的出路,退耕还林还草的目标也达不到。

     “现在已经到了需要重视生态修复的阶段了。”吴斌说:“生态修复本来就是水土保持措施,现在适时放在突出位置,有利于水保事业发展。过去不是完全不懂生态修复,而是经济水平低,水土流失区的农民除了依赖这块土地生存,没有别的方式,现在有国家的支持,才有可能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比如羊不让放养,以减少对草场的破坏,20世纪50年代一位老院士就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之所以做不到,就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太低,经济实力达不到,现在国家已经有经济实力来做这件事情。”

     “价值观的重塑,对我们民族非常重要。传统伦理道德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思想非常重要。在过去尽管是小农经济,传统生产方式中有维护自然的习惯,施农家肥、修梯田、沟壑治理等等都是在尽量维护自然生产力,如果不是这种维护,早就变成巴比伦了!人口的增长、生产方式的落后、经济水平低,使我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更保证人的发展,对自然的关照就不那么具体。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就要倡导和建设绿色文明、研究生态文化、生态伦理、生态道德问题,讨论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调整我们生产生活方式。”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河流治理已经走向生态化治河的道路,经过治理恢复的生态看不出人为的痕迹,吴斌说:“调整人的方式,适应自然本来的运转规律,这才是大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