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涵
研究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首先要探讨一下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其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人类诞生以来,大体经历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进,可以说都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二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的不断提高。进入工业文明后,由于机器的广泛应用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空前提高,“征服”和“主宰”自然的思想随之占据统治地位。人类这种盲目自大的行为结果,就是对自然的无穷掠夺和肆意破坏,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走向了人类“征服”和“主宰”自然初衷的反面。这一背道而驰的结果,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缺陷”的深刻反思。革命导师站到了这一思考的前列,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时指出:“他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的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反思达到了高潮,实现了飞跃,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是“三本书籍”和“三个会议”。
“三本书籍”——《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她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诗人般的炽热情感,生动揭露和深入分析了滥用农药带来的生态破坏。书中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生态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该书一问世就产生了轰动,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年之久的生态论战,带来了全球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寂静的春天》因此被公认为宣传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划时代经典之作。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再次震动了世界。报告认为,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呈指数增长,如果这种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地球的支撑力将会达到极限,世界将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由于该报告高举生态保护大旗,后来被奉为“绿色生态运动的圣经”。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深刻检讨了“唯经济发展”理念的弊端,全面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和平、发展、环境三大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将它们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这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第一个国际文献。
“三个会议”——人类环境大会、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共同探讨全球生态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经过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会议形成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会后,西方国家积极行动起来,开始对生态环境进行认真治理,标志着人类从理念反思走向了实际行动。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把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式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这是人类走出工业文明困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步骤。2002年8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的宗旨是促进各国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上采取实际行动,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会议产生了《行动计划》和《政治宣言》两项重要成果,这是人类社会迈向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对工业文明发展困境的反思,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后,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制定了国家级《21世纪议程》,构筑了一个综合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指导性文件。进入21世纪,我们党和政府对中国走什么样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更加清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GDP从1978年的2165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3.28万亿美元,年均增长9.8%,但这是靠拼资源、拼消耗、拼环境换来的财富。比如,2006年我国GDP为2.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能源消耗却占到世界的15%,钢材消耗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占世界的54%。与此同时,我国的资源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上,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约占9%,铜矿低于5%,铝土矿不足2%。在资源人均占有上,我国人均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资源、草地面积约为1/3,人均淡水资源、森林面积不足1/4,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这些都说明,中国必须走新型的经济增长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正是基于这种清醒的认知,党中央、国务院以战略的思维和世界的眼光,给出了科学的答案,作出了英明的决策。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此来统领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走文明发展道路的行动纲领,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根本指针。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要求、新任务。这标志着,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追求。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自生态文明提出以来,人们对它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认识,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视角和两种文明维度。两种理论视角:一种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视角,它把人及其社会系统看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另一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它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种文明维度:一是从文明发展的历史形态上,把生态文明理解为是继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二是从文明构成的成分上,把生态文明理解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的一种新的文明成分。
尽管对生态文明存在着两种理论视角和两种文明维度的认识差异,但也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态文明,是对当代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践反思和理论应答,是寻求解决工业文明困境所进行的一种文明建设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又一种新的形态或新的成分。生态文明,要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为手段,以人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为精神动力。生态文明,主要由物质性、精神性和制度性内容组成。物质性内容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改造及其成果,精神性内容包括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精神和文化成果,制度性内容包括有效调控影响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制度成果。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处共融、相互促进,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基于上述基本共识,我们可以把生态文明定义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自觉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规律,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境界。就其具体内容来说,生态文明应该包括生态物质文明、生态道德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等方面。
生态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还是一种文明成分,都要有高度发达的生态物质文明做基础。生态物质文明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生态产品,以及发达的循环经济、充裕的物质财富等。它们既是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生态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准。建设生态物质文明,要求大力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实现国家生态良好;要求大力发展森林资源,持续提供充足的生态产品,满足社会和人们的生态需求;要求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全面增加林产品、生物质资源和能源等可再生产品的供给,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
生态道德文明。生态道德是关于人们对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所持有的态度、原则和行为规范。在工业文明的伦理道德中,人是世界上唯一的主体,自然和其他生命只是人的对象。这一伦理道德带来的结果是:人类作为主体,对自然肆无忌惮的占有和掠夺,可以心安理得;自然作为对象,被人类无限的征服和改造,视为理所当然。这是导致工业文明陷入困境的根源。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中,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其他生命也有价值,人类对自然、对其他生命承担着道德义务。人们在谋求物质利益和享受幸福的过程中,不能逾越自然的允许范围,不能超过生态的承载能力,不能忽视其他生命的生存需要。
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更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罗曼·罗兰说过:“善良不是学问,而是行为。”因此说,生态行为文明是生态文明最为重要的内容。如果没有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的很多美好的表征都无法展现出来。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将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生活行为规范和限制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团体、每一个政府、每一个国家,都要承担起保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一旦生态受到破坏,都要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呵护人类的“地球家园”。
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政治制度和法规体系,用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确保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是要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生态标准法制的地位和作用。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实现生态权利的代际公平。
生态文化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是生态文化的重要源泉和主要内容。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天地万物有其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博爱的人文关怀。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道家提出“道法自然”,主张人要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相合。佛家认为“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智慧,正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1988年,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