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21年12月“中国好人”候选人事迹公示
邓利雄,女,汉,1969年出生,长沙市岳麓区嵇家山村村民。24岁时,她远嫁至长沙农村,30岁时丈夫瘫痪,她毅然用柔弱肩膀扛起家庭重担。7000多个日夜,她用坚守与关爱,让这个遭受巨大变故的家庭,依然完整和幸福。20多年来,她不辞辛劳照顾着瘫痪的丈夫,照料着患病的公公婆婆,践行对家的承诺,诠释爱的信仰。2021年1月获评“湖南好人”。
遭遇飞来横祸 她却不离不弃
1993年,24岁的邓利雄从新邵县嫁到嵇家山村,丈夫勤劳又老实,小两口有了孩子以后,工作有干劲,生活有奔头。1999年,丈夫李军强开着三轮车,不小心翻到路边水沟里,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因脊椎受伤,下半身瘫痪。巨额医疗费让这个家庭债台高筑。那一年邓利雄才30岁,还有为自己另谋出路的机会,但是邓利雄压根没有这样的想法,她只想和丈夫相伴一生。
丈夫出院后,由于受伤过重,只能在床上静躺,不能坐轮椅,自己也不能翻身,大小便都在床上。她每天夜里都要为丈夫翻身、按摩三四次,瘦弱的她几个月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腰累得几乎直不起来。而且,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这些年来,在邓利雄的细心照料下,李军强从没长过褥疮。
公婆相继病倒 她一个月暴瘦19斤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2014年,邓利雄的公公婆婆又相继中风。面对3个瘫痪、重病的病人和1个孩子,邓利雄也曾感到无助,但擦干眼泪后,她依旧笑对生活,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她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进行了梳理,在脑海里反复记忆自己每天要做的事。那段时间,每天五点不到邓利雄就起来了,帮丈夫擦洗身子后,就开始给公公婆婆洗漱,然后开始给全家做早饭。安顿好丈夫和公婆后,她要抓紧时间到地里干活,还要抽时间兼职做洗碗工,每天从清早忙到深夜,短短一个月她瘦了19斤。
尽管生活艰难 她对未来仍充满期待
尽管生活充满磨难,但邓利雄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20多年过去,她一一送走公婆。在邓利雄的精心照顾下,虽然家中有瘫痪在床的病人,但她家屋里屋外有条有理,房间一尘不染的干净,李军强面色红润,下半身甚至能进行简单的移动了。“我一辈子都感激她。”李军强紧紧握住妻子的手。邓利雄轻轻擦掉眼角的泪,露出微笑:“一晃20多年,总算是熬了过来。”
“再也没有比她更心善的女人了!”提起邓利雄,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不由衷夸赞。当生活遭遇种种磨难,邓利雄没有逃避没有退缩,她咬紧牙关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23年无微不至的照顾,23年不离不弃的坚守,她用青春年华换来了丈夫重生的希望,用柔弱肩膀撑起了家的天空,她无私的付出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诠释着爱的真谛。
刘锋华,男,汉族,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人,郴州市好人协会副会长,郴州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2016年2月,他三闯火海勇救两名幼童;2020年9月,路遇因车祸倒在路边水沟里的伤者黄志钢,果断对伤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施救,再次挽救了一条生命,刘锋华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2017年,刘锋华荣登“湖南好人榜”。
三入火海救人
2016年2月6日上午9时许,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马田镇马田大市场附近居民刘明军家中冒出滚滚浓烟。隔壁年近六旬的李吉田老人最先发现火灾,她一边大声呼救“起火啦、起火啦,大家快来救火”!一边向刘明军家中跑去,无奈门被反锁进不去,于是她慌忙向市场里的群众求助,邻居胡志光电话报警并通知刘明军夫妇赶快回家,李吉田的儿子则拎来大铁锤砸开了房门,大家从房门的两侧泼水救火,但浓烟弥漫,进去救孩子的人因烟熏火燎还没找到小孩即被迫退出。
正在此时,值完夜班的刘锋华经过这里,听说大火中有两个孩子被困房内,危在旦夕,他决定冒险试一试,没想到刚刚冲进客厅头发就被烧焦,眼睛呛得流泪,中途而返。
第二次,刘锋华在群众的协助下,抱着浇湿的棉被,猛冲进屋里盖住一处明火。他在黑暗中不慎右脚踏入一处地面积水,不料一股电流将他重重地击倒在地,瞬间几乎失去知觉。
躺在地上的刘锋华缓过神来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房间内还有两个身处危险的小孩必须尽快就出来,于是他顺势匍匐前进,摸索着推开卧室房门,从床头摸到床尾,从衣柜摸到桌椅,终于在窗户下摸到了孩子!他奋力站起,一把抱起两个孩子,奋不顾身地向门口冲去……
这两名被困孩子好不容易刚逃离火海,“房里可能还有两个孩子!”现场一个群众的声音传入惊魂未定的刘锋华的耳朵里。虽然此时已经疲惫不堪、右脚尚且麻木,但刘锋华不假思索,毅然第三次匍匐爬进烟雾弥漫的房间,重新摸遍了各个角落,确认房内没有被困孩子后便迅速撤离,然而此时房间因施救泼水导致地面大量积水,一处电流再次将刘锋华击倒,他放声大吼,拼尽了全身力气才咬牙翻滚出了房间。
面对十多天后找到他前来致谢的刘明军家人,刘锋华朴实的说道:“我也是初为人父的人,爱子心切,孩子们现在安然无恙就是最好的了。乡里乡亲的,这也是我应该做的,不必放在心上”。
施救路边车祸伤者
2020年9月30日晚上十点,刘锋华和同事从郴州城区返回马田途中,经过107国道街洞煤矿叉路口地段时,突然听到路边有微弱的呼救声,而且路边还有亮着车灯倒地的一辆摩托车,于是刘锋华果断靠边停车,快速找到多处骨折并有明显出血已经奄奄一息躺在水沟里的黄志钢,用自己学过的医学常识对伤者进行及时止血和有效的救治,同时他还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然后一边在路边设置路障标志和引导车辆,一边脱下衣服给伤员盖上御寒,因抢救及时,伤者黄志钢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刘锋华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队伍中的一员,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志愿服务,帮扶救助、疫情防控、“3.30火车脱轨事故”,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的奉献精神和正能量还在无限放大、到处传递。
盛忠世,男,汉,1972年1月17日出生,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的士司机。面对陌生老人的困境,他主动上门,三载坚持,一个人、一双手,撑起了老人的求医路,延续着老人的生命,也在坚守中书写着温暖一座城市的爱的传奇。几百次背上背下,几百次耐心陪同,他在付出中感受着为善最乐,也让曾经收到过的善意在人间流动循环,2021年8月荣登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榜”。
楼道灯见证几百次的背扶
2021年5月6日23时许,夜深人静的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楚江街道观山社区一居民楼道内,声控灯从低到高依次被吃力的脚步声“踏”亮。一楼、二楼、三楼、四楼,道道亮光依次照着“的哥”盛忠世背着古稀老人钟吉祥(化名)回家的情景。年近古稀的钟吉祥老人高出盛忠世一个头,矮个背高个本来就难,钟吉祥还是重症尿毒症患者,没有支撑身子的能力,盛忠世只能最大限度让自己的上身向前倾斜,一步一步艰难前行。
每周两次,盛忠世先将出租车开到居民楼前,再爬上四楼去背钟吉祥老人;到了医院后,从出租车上背到医院电梯口,上楼后再背到透析室。透析完后再“回放”一次。每个往返,仅路途就要耗费一个小时,每次都是气喘吁吁,而这样的背扶,从2019年元月至2021年8月,一晃就是两年零八个月。
患尿毒症多年的钟吉祥老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自从不能自己上下楼后,便要请人背,但没人能坚持下来。“2019年年初,我从工作群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主动接了这个‘单’。钱多钱少是小事,主要是觉得老人需要帮助。”盛忠世说道。
钟吉祥老人平时很节约,一顿饭两个菜,中午吃不完留着继续当晚餐;坏掉的苹果削掉烂的部分,剩下的继续吃;老人长年要用纸尿裤,为了节省有时候一整天才换一次。老人主动给出的费用是往返一趟50元,于心不忍的盛忠世拒绝再收车费,甚至逢年过节给老人打红包、时不时买点水果。
“他跟我无亲无故的,比我儿子还亲,真的感谢他。” 钟吉祥老人曾这样满含泪光地说。2021年8月,钟吉祥老人与世长辞,盛忠世满含惋惜的送走了老人。
他将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钟吉祥老人走后,盛忠世倾心关爱病患老人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楚江街道龙凤社区的夏慧(化名),今年75岁,因患尿毒症多年导致瘫痪在床;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大同山林场胜利村居民盛芳(化名),今年70岁,于2021年6月查出重症尿毒症,子女在外地务工且家境困难。两位老人每周都要到医院透析两次,了解情况后,盛忠世二话没说又接下了这两副重担,一个一帮两年多,一个也有半年了。有时候遇上时间矛盾,他便一个电话安排自己的妹妹妹夫,开着私家车去给他“代班”。
如果非得寻根问底,原因自然也是有的。
2009年正月初四,盛忠世同为的士司机的发妻郑安平(化名),在送客途中遭歹徒劫车残忍杀害,那时盛忠世家里本来就穷,一场横祸更是雪上加霜。危难之时,常德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他所在的出租公司、同事朋友和社会各界为他筹资捐款,鼓励他振作精神。连正处于叛逆期的儿子,也是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高中毕业时顺利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空军某部任职。
“大家当初帮过我。我现在的条件改善了,能帮别人就帮帮别人。”这就是盛忠世的“动机”。“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盛忠世坚定地说。
李健人,男,汉族,1970年1月出生,衡阳市祁东县白地市钢铁厂下岗工人,祁东县义工协会会长。15年前,李健人在深圳边打工,边将母亲带到深圳,照顾年迈的母亲日常起居。2016年,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李健人毅然放下在深圳打拼多年的事业,带着母亲回了老家。李健人孝老爱亲的事迹被网友转发蹿红网络,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新闻网、学习强国平台、新湖南客户端、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等全国各地官方媒体平台纷纷报道转载转发。黑龙江卫视访谈节目《幸福驿站》对他的事迹作了专题报道。他的平凡事迹感动了全国无数网友。
孝心事迹蹿红网络感动无数人
“你叫什么名字?”“浩铭。”“你能伺候我吗?”“可以啊”“我是你姐姐吗?”“你是我妈妈”8月份,抖音上的一段视频火了,“迷糊”母亲与儿子的一段对话频戳泪点,获得网友无数点赞。
当事网友“铭哥”名叫李健人,今年51岁,100岁高龄的老母亲名叫徐如珍,是山东泰安人,母子俩家住祁东县白地市镇。
李健人照顾老母亲已经有10多年,大概六七年前,老人变得“迷糊”起来。“母亲养我小,我养母亲老”,他说,开抖音账号的初衷,是为了记录下自己和母亲的点点滴滴,没有想到被网友转发转载后,引起了全国媒体关注,一时成为了“网红”。
放弃深圳事业,回乡照顾母亲
湖南省祁东县白地市镇,51岁的李健人陪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100岁老母亲过中秋节。母亲年纪大了,只能慢慢地嚼一小块月饼。对于李健人来说,虽然生活简单,但“有妈妈在,就有家,就是团圆”。?
大约在2014年,李健人的母亲徐如珍老人开始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迹象。2016年,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李健人放弃正在上升期的事业,从深圳回到祁东县白地市镇的老家,一心一意当起了母亲的专职陪护。5年来,李健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着母亲忙前忙后。早上起来,李健人帮母亲擦洗身子、捏捏手脚,再去买菜、做饭。母亲喜欢吃面条、馒头、饺子等面食,李健人变着法子给母亲做各种口味,不会的就从网上找来食谱学习。
“有妈妈在,就有家,就是团圆”
最近两三年,徐如珍老人的记性越来越差,听力也大不如前。李健人给母亲购买了助听器,但老人家以为这是用来打电话的,执意不肯戴。李健人只好继续提高嗓门,用略带嘶哑的声音和母亲交流。李健人说,这几年,母亲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回山东省东平县——那是她出生的地方。考虑到母亲的身体情况,李健人不敢冒险带她去山东,每次只好答应下来,哄老人开心。老人家又会反复追问,什么时候去啊,坐什么车去啊,直到听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李健人说,母亲常常发脾气,有时暴躁地摔东西,甚至把吃的东西吐出来。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会心烦意乱,后来逐渐学会了和母亲相处的方式。“老人家就像小孩一样,你越是要求她做某件事,她可能越有逆反心理,结果只会更糟糕。”李健人说,当母亲有急躁情绪时,他会笑着和她说话,顺着她的意思说“好的、好的”,并且轻轻地抚摸母亲,让她有安全感。很多网友被李健人的行为感动,留言说“有这样一个儿子,是母亲最大的福气”。李健人说,能和妈妈一起变老,能多陪伴妈妈几年时间,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也许在李健人的心里,母亲的一举一动和当年小小的自己重叠在一起,不会不耐烦,更不会恼火。母亲已经对李健人形成了依赖,同时李健人也成了母亲的依靠。“因为,有妈在,家就在!”
粟海富,男,侗族,195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坡村绞坪3组村民,粟海富的爷爷叫粟再金,父亲叫粟旺真,儿子叫粟隆坤。粟海富一家跨越4代人,不惧威逼不受利诱,始终坚守初心,默默守护红军担架80年,一副红军担架见证了侗家人信守承诺的高尚品德和浓浓的军民鱼水情。2021年8月,粟海富家庭荣获“湖南好人·最美革命文物保护传承者”称号。
粟再金父子:不惧威逼,真情守护担架
1934年的冬天,红军长征过境湖南省通道县。粟海富的爷爷粟再金在山上砍柴时遇到了俩衣衫破烂、浑身是伤携带一副担架的红军战士。原来他俩跟部队走散了,现在要去追,因携带的担架没办法带走,他们请求粟再金保管,日后回来取。粟再金答应一定会帮红军战士保管好担架,并跑回家拿了点干粮给他俩带上。
红军战士离开后,粟再金等到天黑,偷偷地将担架扛回了家,藏在了阁楼上。不料在转移担架的过程中被人看到并告了密,第二天粟再金被国民党民团抓到了乡公所。任凭民团怎么严刑拷打,粟再金都一口咬定不知道。一个星期之后,民团由于搜不到担架,只好把浑身是伤的粟再金释放。自那以后,粟再金天天等,夜夜盼,等红军来取担架。
1957年,粟再金因病卧床,临终前,他叮嘱儿子粟旺真和大孙子粟海富:“这是一副红军担架,我答应帮他们保管的。将来一定会有人来取,你们要用命保护好它。”粟旺真谨遵父亲的遗言,用心守护着这副担架。
粟海富父子:不为利诱,大义捐献担架
1979年,粟海富的父亲粟旺真去世后,粟海富接过了保护担架的重任。
2002年,有文物贩子打听到粟家有这么一副红军担架,寻上门来收购。“你们拿着这副担架也没啥用,与其在你们家里摆着,不如卖给我,赚点钱。”文物贩子劝道。“不行,这个是我爷爷留下来的,答应了红军战士要保管好,就必须等着红军后人回来取,坚决不能卖。”粟海富一口回绝。文物贩子不死心,几次三番上门,甚至开出了3万块钱的高价。虽然当时粟家家庭负担很重,生活很艰辛,但粟海富就是不为利所动,最后干脆不准文物贩子进门,避而不见。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一代一代相传,历经80多年,这副担架成了粟家的“传家宝”。2014年1月初,粟家召开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家庭会议。原来是正在筹建中的通道转兵纪念馆想向粟家征集其珍藏的红军担架。大家讨论了半天,觉得这担架承载了几代人的感情有点舍不得。最后,在粟海富的儿子粟隆坤的坚定支持下,粟海富拍板决定将担架无偿捐献给通道转兵纪念馆。自此,红军担架成为了通道转兵纪念馆珍贵的馆藏文物。
粟海富一家跨越4代人,为了兑现当初对红军的一句承诺,默默悉心守护红军担架80年。这副红军担架见证了侗家人民信守承诺的高尚品德和浓浓的侗乡军民鱼水深情。
周飞,男,邵阳洞口县又兰镇人,偏远山区的一名青年教师,他放弃高薪扎根洞口县罗溪瑶族乡铁山教学点。他身兼数职:“校长”、“教师“、“厨师”“心理辅导师”,他积极发动身边的朋友给山区孩子送温暖,更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获评湖南省文明办2019年12月“湖南好人榜”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他是新时代培养的一批“四有教师”的典型。
破旧学校来了位年轻小伙
周飞大学毕业后从事通信设计工作,年薪近10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距离洞口县城73公里的罗溪瑶族乡勘查移动基站,罗溪国家森林公园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更让他忘不了的是大山深处孩子们艰苦的生活和对知识的渴求。
2017年,28岁的周飞毅然参加了洞口县教师招聘考试,如愿以偿来到洞口县罗溪瑶族乡中心学校铁山教学点,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铁山教学点距离罗溪中心校6.6公里,海拔800多米,山路蜿蜒盘旋,交通极为不便。刚到铁山教学点的时候,学校都还没有装修好,没水没电,四处都是废弃的建筑材料。经过几天不断的修整完善,周飞把学校打扮得整洁干净。
用爱心做教育
基于教学点的特殊性,2017年,全校只有周飞一名老师和一、二两个年级8名学生。每周日周飞来校前都要从街上买好一周的伙食,他还是孩子们的“厨师”。
虽然孩子们年纪平均只有6岁,但是都会下跳棋、转呼啦圈、踢足球。其中,婷婷是留守儿童,平时沉默寡言,不喜言笑,总喜欢一个人窝在角落里,周飞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打开她的心门。后来他请来了大邵公益团队来为孩子们送温暖,当和蔼可亲的叔叔阿姨们为孩子们穿上特意为他们准备的新衣服,和他们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做游戏时,终于看见了婷婷脸上开心的笑容,也能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了。
周飞了解到村里有个叫小峰的男孩子,患有智力障碍无法上学,已经13岁了,爸妈都不在身边,只交由年迈的奶奶照料。周飞不忍心,就为他送去了图画书和纸笔,同时联系学区为他送上了助学金,每月坚持送教上门,每次看到小峰拿着书时高兴的样子,周老师觉得很欣慰。
矢志不渝拉赞助
目睹了山村孩子的拮据生活,作为大邵公益的老成员,周飞积极发动自己的人际圈为山区孩子送爱心,几年来,陆陆续续为孩子们争取了两三万元的赞助,包括课外书籍、学习用品、衣裤鞋袜、体育用品等,还完善了学校的娱乐设施。在周飞的大力宣传下,大邵公益协会、宁乡爱心人士陆续来到这大山深处,为孩子们送来了爱和温暖。
“周老师真的是位好老师,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这是周边村民和家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有些学生家长还特意将他和学生的日常合影洗出来留作纪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石路,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周老师作为乡村教师团体的一员,在离家90公里外的深山默默坚守,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树德、育人”的教师职责。
廖红,男,汉族,1989年4月生,湘乡市月山镇白龙村人,是一个身高不足80厘米的“小矮人”。一家五口人,母亲、大姐和他三人都是脆骨症患者(俗称“玻璃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困难的家境,廖红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不便,勇担家庭重任,坚强乐观生活,用常人无法想象的顽强意志,靠着擦鞋、卖水果等多份工作养活了母亲和大姐。2017年9月,廖红荣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长沙晚报组织的正能量评选活动三等奖,2021年8月荣获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
“玻璃人”活成“钢铁侠”,日打三份工养家
因身患脆骨病,行动不便,到镇上两公里的路程,廖红却要拄着两根铁棍挪两三个小时。母亲和大姐跟他一样,都是脆骨症患者,病情比廖红还严重,连拐都没法拄,只能坐在板凳上,用双手左右扯动凳子往前挪。2013年,廖红父亲不幸过世,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塌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全压在了廖红一个人身上。
尽管现实残酷,但廖红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将自己打造成了努力生活的“钢铁侠”——积极乐观、自立自强、勤奋拼搏,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2013年3月,在料理完父亲后事,廖红便背着一套简易的擦鞋工具和行李,揣着几十块钱零钱,搭上了去长沙的大巴车。
他在长沙做的第一份工是在长沙烈士公园北门附近擦鞋。因为没钱,他一开始睡在烈士陵园附近的自行车棚里,吃饭就靠擦鞋所得。每天早上6点,他都会提着鞋篮子、拄着拐杖准时过来摆摊。每当顾客光顾,矮小残疾的廖红都会立刻变得麻利起来,擦得认真仔细、干净锃亮,赢得了顾客的满口赞誉。如今,一提到廖红,公园附近的群众和商铺老板全都赞不绝口,他们说,尽管廖红身患残疾,可是他比很多正常人都要厉害。
几个好心人见廖红行走不便,凑钱给他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代步。廖红便尝试着开三轮车帮人送货,还进些水果来卖;同时还卖过烤红薯、做过兼职淘宝客服。虽然收入微薄,但他省吃俭用,每个月还能挤出一些钱寄回家贴补家用。
“做得还不够,没能让妈妈和姐姐生活得更好一点”
因为身体极易骨折,加上年龄渐长,廖红的行动能力日渐下降,双手手臂弯曲厉害,双脚严重变形无力着地,全靠着腋下拄着的拐杖才能缓慢行走,生活很是吃力。这样的他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每天拄着拐杖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努力打拼。
2020年年底,廖红母亲在摔了一跤之后,腿脚彻底不能动弹。因为担心家中的母亲和大姐,廖红将她们都接来了长沙就近照顾。廖红本就行动不便,如今更多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和姐姐需要照顾,生活越发艰难,但他丝毫不觉得她们是累赘,反而觉得一家人住在一起,能互相照顾很幸福。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赚钱给妈妈治病,廖红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起床收拾准备出摊卖水果。卖完水果之后又要骑着三轮车辗转水果市场去进货,为第二天的出摊做准备,一直要忙到天黑才能拖着一身疲惫赶回家。回到家还不能立马休息——要帮助姐姐料理家务,帮助行动不便的母亲洗漱,待全部收拾妥当了之后他才能安心睡觉休息。
周围的邻居都夸廖红不容易、有孝心,他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没能让妈妈和姐姐住到更舒适一点的房子,吃得更好一点。”
生活渐渐稳定下来的廖红,还有更“伟大”的目标——回老家建一所助残托养中心或是手工残障工作室。这样,廖红在照顾好母亲和大姐的同时,还能帮助身边更多的残障朋友解决生活养老问题。热心公益的廖红还是长沙市仁乐义工联合会、湖南馨心公益、湖南助乐、湘乡市我来帮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公益组织的义工和志愿者。每当在长沙沿路看到有乞讨人员,或者有人需要救助时,廖红都会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并鼓励他们乐观的面对生活,勇敢的挑战生活,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社会各界以前都帮过我,我也想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廖红脸带微笑而坚定的说道。
王育永,男,汉,1988年1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娄底市双峰县梓门桥镇民兵应急分队的基干民兵。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刻,他屡次挺身而出,分别从污水井中救出6岁儿童,从2米深的河水中救上落水少女,践行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他先后荣获2019年见义勇为“湖南好人”,2019年度湖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只身探污井 勇救坠井儿童
2019年11月14日,双峰县6岁的儿童小磊(化名)在放学途中不小心掉入一处6米余深的污水井,瞬间被水流冲走。危急时刻,路过的青年王育永只身下井救人,冒着齐膝深的臭水,未知的有毒气体,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排污管道中来回爬行400余米,成功找到小磊并小心抱着,将他营救上岸,赢得了现场的一片欢呼。而王育永一身疲惫,在孩子被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后悄悄离开了现场。救人之后,王育永全身湿透,四肢乏力,回到家胸闷恶心了一个多小时才平复。回忆起救人的场景,他说:“确实有点后怕,污水井内除了缺氧外,最大的威胁是有毒有害气体,当时也顾不上那么多,只想快一点找到孩子就好。”
获取丰厚奖金 扶贫传递爱心
王育永英勇救人的事迹迅速被中央、省级等主流媒体报道和转载。同时,经三湘都市报推荐,王育永荣获三湘都市报与知名电商联合授予的“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双峰县梓门桥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也专程前往看望,并送上慰问金,奖赏他的见义勇为行为。而他收到厚实的奖金后,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用这些钱去帮助困难弱势的人员,把正能量传递下去。于是,在村支两委和镇文明办的帮助下,王育永把收到的奖金全部用来购买了大米和食用油,给当时村里的70户困难户每户都送上了一袋大米和一桶食用油。
再现英雄义举 救上落水少女
2021年6月29日,在双峰县梓门桥镇三河村肖家桥上,坐车路过的长来村爱心互助会会长王光,碰巧看到一名身着白裙的少女从桥上落水,他赶紧下车边呼救边查看。只见湍急的河流中,女孩的身影若隐若现,很快被冲到深水区,逐渐下沉。王光与闻讯赶来的群众都不会游泳,他们迅速到周边寻找竹竿和救生圈。就在这时,王育永骑着摩托车路过,来不及多想,他丢下还没停稳的摩托车,飞奔向河边,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向村民指引的方向游去。几次搜救无果,于是王育永憋足一口气,终于在2米多深的水域发现了女孩,他一把抓住女孩的手,顺势从后抱住,拼命向岸边游去,在河边村民的支援下,他成功将女孩救上岸。此时的女孩,脸色发白,已经没有了意识。王育永和王光将女孩平放在地上,又及时清理好她的口鼻后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经过几分钟的紧张急救后,女孩终于恢复了心跳,转危为安。120急救车到现场之后,王育永才骑着摩托车离开。
尽管王育永本人低调,但勇救落水少女的事迹很快被传播开来,一时成为美谈。救人的第二天,在双峰县梓门桥镇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员宣誓活动的现场,预备党员王育永被大家热情地邀请到前排,腼腆地站在中间位,对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