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好人|唐自田 :深山坚守40余年 为国选育百余良种
“看着一根根小苗子长成参天大树,很是欣慰,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舍不得走了。”四十多年来,夫妻俩守护着林场,为国家选育出了132种杉木良种,这些树种如今已经被移栽到全国各地,增产效果达30%到57%。
唐自田和妻子巡山护林。
这对夫妻就是湖南省会同县地灵乡白土冲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护林员唐自田、李庆莲夫妇,夫妻俩每天要步行五十里山路,防火、防盗、砍掉杂木……至今,他们已经坚持了42年。
“40年,这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远远不及我对这片林子的感情……”唐自田和身边林木的感情还得从42年前说起。
住临时木屋 照松枝灯 同行人员只有他留了下来
1981年,白土冲科研基地初建时还是一片荒山,处于湘黔两省三县交界处,十分偏僻,山高林密,气候变化无常。唐自田听人介绍说这里在招工,不假思索就来了。
唐自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笑了起来,“当时的领导看我这‘小伙子’做事很踏实,就问我要不要留下来做护林员,当时我想着反正到哪都是工作,还不如在家门口工作,更方便。”本以为只是“临时工”,干完就可以离开的他,不承想这一干就是四十余年。
不管风吹日晒、雨雪寒冬,还是闷热酷寒,亦或遇上蛇虫鼠蚁等,唐自田在巡山方面从没有间断过,每一回都仔仔细细地巡查,一趟下来近20公里。
然而,身体上的疲惫痛苦与心理上的寂寞相比,后者似乎更为难熬。
据唐自田回忆,当时的基地没有固定住处,住临时搭的木房子,照松枝灯,喝山泉水,“条件十分艰苦,与‘野人’无异。”
与他同时期来的护林员大都忍受不了恶劣的生活环境,相继打包行李、卷起被子回家了。“曾经一度产生过放弃的想法,实在耐不住寂寞了,真想回家了,但是后来也都坚持下来了,现在条件慢慢好一些了,各方面都完善起来了。”
在基地的1万多个漆黑夜晚都是靠着煤油灯或蜡烛照明,直到2015年春天才装上太阳能发电机和电灯。
详细记录 一丝不苟 40余年坚守育百余良种成全国标杆
护林工作并不轻松。作为科研协助人员的他,对每一目标树都要测量并详细记录。在唐自田的工作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分年、月、日,分样地号、分目标树号,详细记录着每一棵树的树高、胸径等,一丝不苟。
在工作中,唐自田严格坚持试验标准和技术要求,长年累月、从不间断地调查观测,详细填写调查观测数据。
唐自田和妻子在林间劳作。
40余年来,他协助科研人员先后参与完成了基地3700亩杉木子代鉴定科研林、5500余亩杉木速生丰产林的营造和护林育林、810亩杉木三代种子园等建设。也正是他的辛勤付出终于结出了果实,基地1万余亩的森林郁郁葱葱,蓄积量达16万立方米。
通过试验比较和科学数据分析,基地共选育出杉木全同胞优良家系26个,半同胞优良家系52个,优良无性系54个,这些品系增产效果达30%—57%;基地主持的《杉木优良无性系推广应用》等多项科研成果获部、省科技进步奖;基地的杉木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了代测定林成为全县乃至全省的样板基地。2015年,他参与建设的杉木良种基地被国家林业局良种基地考核组认定达到了理想的种子园建设模式,是全国良种基地的典范和标杆。
时光悄悄流逝,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如今已到花甲之年,即将退休,唐自田对这片大山已经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真感情。“舍不得,是真舍不得。”唐自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向组织申请了,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愿意坚守岗位,一直守好这片林子。
又是一年春草绿。当春风吹过山岗,树枝又一次吐绿,数轮又壮硕一圈,那是这些“孩子们”对唐自田最朴素而真诚的报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