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凝聚“三资”合力 实现三方多赢
栖凤山村位于桃源县架桥镇西南部,23个村民小组4029人中,低保户、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便有245人,占村人口数的6%。全村12.5平方公里地域,山林就达9750亩,杂草、荆棘丛生。与绝大多数农村一样,村里大量年轻村民外出务工,留守家乡的都是年老体弱者,他们手中最宝贵的资产就是土地。
作为村经济发展的希望,工作队十分关注油茶林的生长。
因地制宜,探索经济发展路子
村民几乎零投入,如何“唤醒”1500亩荒山,让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分享绿色成果?桃源县架桥镇栖凤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少红从当地资源现状、人员年龄结构、经济来源等方面深入调研后,有了清晰的认识:乡村振兴要落地、落细、落实,就必须吃透农业政策,激发农村活力。栖凤山村作为典型的丘陵村,只有深挖农村既有人力资源、土地资产,调动外部资金形成“三资”合力,因地制宜探索“土地+资本”双向联动的路子,才能达到最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可持续性收入的目的。如何将一片片荒山变废为宝,把闲置的土地变成资源?工作队与支村“两委”多次商议后决定:发展油茶产业。
多方论证,选定项目合作伙伴
随后,村里组织召开了多个屋场会,进一步统一村民认识,达成一致目标。经工作队多方筛选,栖凤山村最终意向选择了和湖南天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工作队随后在半个月内“三顾茅庐”与该公司进行细节洽谈。工作队牵线,支村两委负责流转山地,天惟公司负责油茶林全程资金投入,后期务工以该村村民为第一选择对象。在油茶林分红方面,每亩村集体享受50元。即使产业遇不可抗因素,村民也可保底收入450元每亩,有产出则和公司就纯利润以三比七的比例进行分成。
该公司一直于专注油茶种植、林下经济发展、油茶产品销售。而在栖凤山村则创新以集中经营土地、股份合作、项目整合的机制,推动1500余亩荒山发展油茶“湘林210”、中药材“博落回”种植,力争三到五年形成产业规模。
2021年11月23日,第一棵油茶树苗种在了栖凤山村的山头,中药材“博落回”则镶嵌其中。
利益捆绑,确定双方分成模式
村民利益保障在哪里?“公司+农户+村集体”的经济模式,开荒、种植、管理、采摘全流程,费用由公司负责。村民只需参与务工获得公司报酬,以及合同约定的收益。“在450元每亩的保底收入前提下,公司与农户以七比三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市场行情越高,双方获益越大。”天惟农业负责人陈跃先告诉记者。
如何实现良性发展?村集体经济把土地集中起来,村民则收入土地流转租金和利润分红。公司收益与农户受益实现多重捆绑。公司有资金、技术和销售优势,村集体有土地、政策、组织等优势,农民有劳力参与务工优势。三方共同对协议负责,量化股权、发挥优势、分工协作,实现“内行人干内行事”的互利共赢,将集体经济发展有机融入乡村振兴之中。
栖凤山村种下的不只是油茶苗,种下的更是一种新兴商业互动经营模式,对“拿什么经营”“经营什么”“怎么经营”等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村民获劳务工资已超过20万元。1500亩林地,村集体每年可收入7.5万元。按正常亩产100斤测算,村民每年可分得30斤茶油,也就是1500元以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栖凤山探索”,正坚定而稳健地前行。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